返回列表

浏览量:作者:慧赢天下客服外包

新十条之后,互联网医疗能发挥大作用了

发布时间:2022-12-14

防疫形势走到了关键转折点。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在此前“二十条措施”的基础上,对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几个重点方面进行了特别优化。


如果说“新十条”发布前,社会需要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前端防控人员、核酸检测能力和防控药品,那么在政策发布后,“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们更希望在一种尽可能常态化的生产生活秩序中,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精准防控。


这使得包括抗原自测产品、针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药品保障、发热门诊支持、心理疏导等在内的服务领域,重要级和需求被大大提升和前置。这其中,抗疫三年来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互联网医疗,将面临着新需求和新挑战。



01

 新拐点,新需求,新挑战


从三年前的新冠初级病毒到当下的奥密克戎,从区域封闭到渐进式放开,尽管有些“惯性”依然存在,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如初,但是好在,“新十条”的出台还是向外界传导着一件信号,那就是:一切都在向着“全面放开”的方向逐步发展。


但需要说明的是,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并不意味着病毒的消失,在政策放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医疗系统的压力仍不容忽视。只不过,这些压力已变为对防疫药品的需求、对疫情及其他病理的了解,甚至是对焦虑恐慌等情绪病的咨询和缓解。


政策之风开始吹向“个人防护”时代,与当初疯狂囤菜如出一辙,很多人想要抓住某些确定性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囤药”。


新十条之后,互联网医疗能发挥大作用了


据京东健康数据显示,感冒用药、退烧、止咳、抗菌消炎类药物的线上销量明显增长,这些药品近7日成交额环比10月增长18倍,成交件数TOP 3药品分别为连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蒲地蓝消炎片。其中,连花清瘟搜索量同比增长2000倍。


核酸渐渐“退场”之后,抗原检测的新防疫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抗原检测产品也成为“家庭储备”的对象。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6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而从京东等平台查询可知,这类产品的单价最低不过几元钱。


此外,针对诊疗环节,在“新十条”发布当晚的疫情防控第430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还建议,非紧急就医需求的市民可选择“互联网+医疗”的就诊方式。


一方面,这自然是出于对“尽量不聚集”方面的考虑,互联网医疗的优势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疫情爆发的三年来,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互联网医疗可以说已完成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用户教育和市场普及。其在“第二抗疫战场”的出色表现,让人们见识到了互联网医疗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的资源支撑作用。


在互联网医疗尚未真正拥有自己“姓名”之前,很多患者都有过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体验差的经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遭遇过“三长一短”(挂号、候诊、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求医困境。


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很多患者不知道该去哪家医院看病;即使找对的医院,也很容易发生找不到合适的科室医生的情况;顺利找到合适的医生,但有效的沟通时间也非常有限,为此常常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出现。而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和发展,在咨询、挂号、问诊、配送药、健康管理等多个环节,都缓解了这种紧张关系和社会压力,发挥出的价值有目共睹。


那么,在新十条出台后,新需求和新压力随之而来,新冠感染人群很可能在短期内暴涨,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和紧张情绪都会在短期内被极致放大,互联网医疗能够扛住这轮挑战吗?



02

 互联网医疗和院端良好互补发挥作用


互联网平台、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施展拳脚,一个重要的体现在于对医疗资源分配和利用方面的贡献和赋能。


客观上讲,医疗资源其实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这其中既包括了医护人员以及医疗机构自身的工作效率,能否减少重复性工作、减少床位空置浪费、合理管理药品器械等等;同时也包括了居民的健康管理,能否做到重防轻治,减少前往医院的次数。


只有将互联网技术与院端、药械端的供应履约能力相结合,才能满足上述场景中绝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头部平台的力量毋庸置疑是更加显性的,对于政策调整的响应也是更加灵敏的。


我们以京东健康为例。为了匹配“新十条”出台后,市场需求向着新冠个护与预防、防疫备药和常规基础病问询等方向发展,京东健康也相应调整了业务侧重,通过“通、疏、引、导、供”五个方面,服务广大患者——


从“通”的角度来看,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打通诊前、诊中和诊后的闭环通路,比如上线“防疫关爱门诊”,提供全科室医疗咨询问诊服务,24小时在线、平均30秒接诊;再如携手心脑血管、呼吸道、精神科等多名专家开设专场直播,在线普及专业防护知识。



从“疏”的角度来看,与大型三甲医院相比,基层医疗机构的“软实力”相对落后,这使得分级诊疗一直难以真正落实下去。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和AI、云计算能力,京东健康加大了对分诊体系的建设,对病患和医疗资源进行精准配置,提高用户就诊效率。


从“引”的角度来看,通过与越来越多医疗机构、抗疫药企、政府部门达成合作,京东健康正努力成为一个高效的信息流转与处理枢纽,推动行业内部实现信息与资源的贯通与共享,让预约问诊、分级诊疗、在线转诊、开单购药等服务执行得更加顺畅。


从“导”的角度来看,除了个人及家庭防疫之外,京东健康还分设了家庭医生、基础病、慢性病等服务专区,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帮助病患对自身健康状态很科学的管理,让“就医”这种一次性的行为演变成一种常态化的自我关注。


从“供”的角度来看,京东健康携手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和国内外数十家知名药企,倡议行业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和价格自律。截至这周,包括自营药品仓的现货储备量和在途订单量在内,京东大药房向社会民众平价保供药品(包含呼吸、感冒、止痛镇痛、消化等用药)数量超1亿盒。


以京东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正在积极发挥作用,与院端形成良好互补,共同应对“新十条”之后的新压力和新挑战。


03

 互联网医疗如何走得更远?


时代的走向、社会的发展以及如疫情这样极为偶发的社会因素的叠加,必将催生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和业态,从而诞生新的“产业黄金窗”。


这样的“故事”在现代商业史上不乏其例,诸如硅晶体和计算机催生了硅谷的辉煌、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人口红利孕育了中国智能终端崛起、2003年非典催生了线上旅行和电商购物应用的第一轮勃兴……


站在时代大势当中,新的“位面”总会不断打开,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下一个“新位面”会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


这种结论并非没有依据。随着疫情和技术的进化,人们对线上就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医疗健康支出有望增长至17.6万亿元。依托互联网新兴技术,受益于政策驱动、用户习惯养成,数字健康市场有望迎来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发展阶段。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互联网医疗平台上所提供的一些智能诊疗助手,如远程问诊、辅助诊疗、智能影像筛查等工具,不仅可以提高诊疗效率和精度,还可以减少医生的主观偏差进而减少误诊;而某些智能医院管理与质控平台,还可以提升院端药端的流转效率。


甚至,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未来,他们可以通过门诊挂号数、病床入住数等等数据获知和预测城市健康模型,以及通过自动随访向患病者统一同步信息。这其中要用到的多平台、多端口数据协同处理,自然要依赖从业平台才能得以实现。


当然,这些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挑战——互联网医疗赛道炙手可热,入局者众多,百舸争流,但谁能走得长远?医疗健康也并非普通行业,不能“唯利是图”,对品控、服务、信任感有着极高的要求,靠什么能行之长远?


或许京东健康可以为行业提供一些启发。


作为国内领先的新型医疗健康企业,京东健康的诞生源自于集团内部, 2019年,京东健康正式从京东集团中分拆出来并开始独立运营,一方面推出“新药品扶贫计划”、“新赤脚医生计划”和“新慢病防治计划”三大计划,从药物供应、医生培养到慢性病防治,助力基层医疗改善,另一方面着手医疗健康领域的公益事业。


2020年、2021年,京东健康加大了在社会医疗基建与公益方面的举措,接连与中国社会扶贫网共同发起了“健康中国•医药补助工程”;携手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配套成立了“罕见病关爱基金”;成立公益平台,提高公益慈善资源的配置效率。


截至2022年6月末,京东健康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31亿,今年上半年日均在线咨询量也超过了25万,可见用户对平台的依从性同步提升。而相较于京东集团5.8亿的年度活跃用户,京东健康仍有较大的渗透空间。


在笔者看来,京东健康能够迅速获得社会信任,不断发展壮大,除了依托京东集团的强大资源能力,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其经营理念——“值得托付的、以用户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体现在,通过专业解决方案,团结合作伙伴,为用户创造价值;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为自身以及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比如,今年春天上海疫情期间,京东健康紧急上线“药品求助登记平台”,并开放在线义诊,新十条公布后京东健康携手知名药企保障药品供应,不断供、不涨价……这些都是在为用户创造价值,赢得用户的“托付”和信赖。


经济学者亚历克斯•爱德蒙斯在《蛋糕经济学》一书里说,相比企业事后做慈善,更有价值的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如果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往往实现不了利润最大化,但如果以做大社会价值(做大蛋糕)为宗旨,往往能够发展的更好。


京东健康的经营理念和发展历程,或可作为此论点的注脚和印证。


04

 结语


中国有句古语,“师者厚德,医者仁心。”


还有句老话,“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新十条发布后,新的挑战和压力才刚刚开始,以京东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无疑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但现在各方已经行动起来,积极履行企业责任,为用户、行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笔者也相信,压力同时也是动力,经过三年抗疫,互联网医疗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实力已与三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用户接受度更高,资源实力更强,与传统医疗有效互补,能够发挥的空间更大。


医疗健康生态的未来发展边界在哪里,眼下可能没有人能下结论,但能够确定的是,技术在进步,需求在日益变强,大众心理在悄然改变,“人人可享,家家可及”的就医环境已悄然来临,未来可期。